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北大核心
◇ CSCD-E
◇ 中华系列
文章类型:
机构:
[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儿科,北京 100176
临床科室
儿科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同仁医院
出处:
ISSN:
关键词:
横纹肌肉瘤
头颈部
高危组
预后
儿童
摘要:
目的:研究高危头颈部横纹肌肉瘤(RMS)的高危因素与诊疗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根据美国儿童肿瘤组织(COG)、中国抗癌协会小儿血液肿瘤学组儿童横纹肌肉瘤协作组(CCCG-RMS)制定的危险度分组,筛选原发于头颈部的高危儿童横纹肌肉瘤为研究对象。采用穿刺病理/手术+化疗+放疗等综合治疗,分析原发部位、年龄、病理分型、转移等因素与诊疗策略、预后的相关性。结果:入组患儿29例。其中男17例(58.6%),女12例(41.4%);原发部位:眼眶区占位7例(24.1%),脑膜旁占位22例(75.9%);临床分期:Ⅲ期2例(6.9%),Ⅳ期27例(93.1%)。随访至2018年12月31日,死亡14例,存活15例,无病生存10例,总生存率为48.3%(15/29例),无病生存率为34.5%(10/29例)。
Kaplan-
Merier曲线分析提示总生存时间(76.0±12.0)个月,95%可信区间(
CI):53.5~93.2个月;无事件生存时间(62.5±10.6)个月,95%
CI:47.0~83.9个月。
结论:高危组头颈部RMS患儿预后相对较差,中枢神经侵犯是重要的致死因素,密切随访及防治中枢神经系统侵犯是提高RMS预后的主要任务。
基金:
北京市医院管理局“登峰”人才培养计划(DFL20180201);北京市医管局儿科协同项目重点课题
子课题(XTZD20180203)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儿科,北京 100176
通讯作者: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张谊,张伟令,黄东生,等.高危头颈部横纹肌肉瘤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J].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20,35(3):193-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