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早期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建立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直接介入治疗预后的影响

The roles of early collateral circulation in the prognosis of ST-segment-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Patients after percutaneous cornary intervention therapy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机构: [1]武汉大学附属同仁医院心血管内科 [2]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
出处:
ISSN:

关键词: 冠状动脉侧支循环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摘要:
目的:探讨早期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建立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直接介入治疗(PCI)预后的影响。方法:入选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急诊PCI术治疗的STEMI患者共257例,根据有无侧支循环分为A组(侧支循环组,n=51)和B组(无侧支循环组,n=206)。比较两组患者基本临床资料、术后和术后1年的WEF,以及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恶性心律失常、室壁瘤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平均年龄[(60.04±11.55)vs.(63.80±12.05)岁,P=0.045]、梗死前心绞痛发生率(31.4%vs. 11.2%,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1年LVEF比较[(54.70±4.45)vs.(51.31±6.67)%,P=0.0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ACE事件、恶性心律失常、室壁瘤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年龄和梗死前心绞痛是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建立的显著性影响因素,早期侧支循环的建立有助于改善STEMI患者的左心室功能,但其对术后12个月内MACE事件、室壁瘤及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无显著影响。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武汉大学附属同仁医院心血管内科
通讯作者: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21193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1219 更新日期:2025-01-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2020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技术支持: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交民巷1号(10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