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患者体内血液组分的异常变化特点

Abnormalities of blood component in patients with primary retinitis pigmentosa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北大核心

机构: [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北京同仁眼科中心 北京市眼科学与视觉科学重点实验室 北京市 100730
出处:

关键词: 视网膜色素变性 红细胞 白细胞 血小板 血常规检测

摘要:
目的了解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retinitis pigmentosa,RP)患者体内各血液组分的变化情况,为探寻其发病机理和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序列病例研究方法,纳入临床确诊为原发性RP患者119例,正常人对照组150例,按盲法由专业技术人员完成血液样本的血常规检查,并分别行RP组和正常组比较。结果在RP患者体内,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百分比分别为(6.54±1.94)%、(55.89±9.02%)%、(0.30±0.40)%,单核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平均红细胞体积、平均血红蛋白量、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平均血小板宽度分别为(0.42±0.16)×109L-1、(144.29±16.46)g·L-1、(88.23±5.21)f L、(30.30±2.00)pg、(12.80±0.80)%、(12.5±4.9)f L,均较正常组明显降低(均为P(0.05);淋巴细胞百分比、淋巴细胞计数、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嗜碱性粒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平均血小板体积、血小板比积分别为(34.09±8.18)%、(2.20±0.61)×109L-1、(0.10±0.09)×109L-1、(0.01±0.02)×109L-1、(4.82±0.46)×1012L-1、(228.20±51.13)×109L-1、(10.30±1.26)f L、0.23±0.05,均较正常组明显升高(均为P(0.05)。余下的参数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 RP患者体内血液各组分存在异常变化,提示其发病机理可能与血液成分动态变化有关。

基金: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北京同仁眼科中心 北京市眼科学与视觉科学重点实验室 北京市 100730
通讯作者: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21193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1219 更新日期:2025-01-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2020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技术支持: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交民巷1号(10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