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三例临床分析

Allergic bronchopulmonary aspergillosis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report of 3 cases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Pubmed体系: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北大核心 ◇ CSCD-C ◇ 中华系列

机构: [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呼吸科,100730
出处:
ISSN:

关键词: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曲霉病 变应性支气管肺

摘要:
目的了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合并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ABPA)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征,以提高认知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同仁医院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诊断的3例慢阻肺合并ABPA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3例慢阻肺合并ABPA患者均为男性,年龄6882岁,均以咳嗽、咳痰、活动后气短为主要表现,伴发作性喘息;既往均无支气管扩张症、支气管哮喘、变应性鼻炎、鼻窦炎及湿疹等疾病史及支气管哮喘家族史。均有吸烟史。肺功能检查显示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吸入支气管舒张剂后FEV1/FVC分别为30%、33%和43%,均符合慢阻肺的诊断标准,依据慢阻肺诊断、处理和预防全球策略的肺功能严重程度分级,1例为Ⅲ级,2例为Ⅳ级。高分辨率CT均显示肺气肿伴或不伴有肺大疱。3例均存在曲霉抗原皮试速发反应阳性,血清总IgE)1000 kU/L,血清曲霉特异性IgE增高()0.35 kU/L),血清曲霉特异性IgG增高()40 mg/L),高分辨率CT显示不同程度的支气管扩张。此外,3例的外周血嗜酸粒细胞比值均)0.05,曾出现肺部浸润阴影,2例曾咳褐色痰栓,1例痰培养烟曲霉阳性,3例均符合ABPA的诊断标准。确诊后给予口服泼尼松治疗,呼吸困难和FEV1均明显改善。结论慢阻肺合并ABPA在临床上较为少见,及时诊断和治疗有利于改善症状和预后。临床上对于反复出现发作性喘息及常规治疗不能控制的慢阻肺病例,应考虑有合并ABPA的可能性。

基金:
语种:
PubmedID: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呼吸科,100730
通讯作者: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23459 今日访问量:6 总访问量:1282 更新日期:2025-04-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2020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技术支持: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交民巷1号(10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