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傅立叶oct角膜厚度参数在临床前期圆锥角膜筛查中的作用

The role of the parameters measured with RTVueOCT in the screening of subclinical keratoconus

| 认领 | 导出 |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机构: [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北京同仁眼科中心 北京市眼科学与视觉科学重点实验室
出处:

关键词: 角膜厚度 角膜地形图 圆锥角膜/诊断

摘要:
目的探讨傅立叶OCT(RTVueOCT)角膜厚度参数在临床前期圆锥角膜筛查中的作用。设计诊断技术评价。研究对象北京同仁医院屈光中心就诊的临床期圆锥角膜患者36例(56眼);临床前期圆锥角膜患者38例(57眼);正常对照组30例(60眼)。方法采用裂隙灯显微镜及Tomey角膜地形图进行检查。可疑圆锥角膜者,经36个月随访角膜地形图KSI值增大或局部曲率较前增高,诊断为临床前期圆锥角膜。采用RTVueOCT测量圆锥角膜组,临床前期圆锥角膜组患眼及正常对照组双眼的角膜厚度参数,包括上方与下方角膜平均厚度的差值(S-I值)、鼻上方与颞下方角膜平均厚度的差值(SN-IT值)、最小角膜厚度值(MIN)、最小与中间值角膜厚度差(MIN-MED)、最小与最大角膜厚度差(MIN-MAX)、最薄点X-location和最薄点Y-location。比较三组间参数差异,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参数,绘制ROC曲线,计算各参数区分正常对照组和临床期圆锥角膜、临床前期圆锥角膜的切点、敏感度和特异度。主要指标S-I值、SN-IT值、MIN、MIN-MED、MIN-MAX、最薄点X-location和最薄点Y-location、ROC曲线下面积、敏感度及特异度。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临床前期圆锥角膜组及临床期圆锥角膜组的IT-SN、I-S、MIN、MIN-MED、MIN-MAX值均明显增加,且呈递增趋势(P均(0.05)。上述各参数在区分临床前期圆锥角膜和正常对照组时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57、0.732、0.858、0.769、0.790;切点分别为-28.5、-33.5、487.0、-22.5、-53.0μm;其敏感性分别为0.632、0.404、0.667、0.596、0.632;特异度分别为0.833、0.967、0.900、0.937、0.917。结论 RTVueOCT角膜厚度参数能有效地筛查临床前期圆锥角膜。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北京同仁眼科中心 北京市眼科学与视觉科学重点实验室
通讯作者: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21193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1219 更新日期:2025-01-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2020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技术支持: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交民巷1号(10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