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关于我国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筛查与诊断认识的问卷调查

The questionaire study of screening and diagnosis for primary angle closure glaucoma in China

| 认领 | 导出 |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机构: [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眼科中心 [2]青岛市第八人民医院 [3]河北省邯郸眼科医院
出处:
ISSN:

关键词: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诊断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筛查 问卷调查

摘要:
目的了解眼科医生对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筛查和诊断的认识以及在临床实践中应用的基本情况。设计横断面调查。研究对象2005年9月11日在第十届全国眼科学术大会青光眼会场参会的眼科医生。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调查表内容包括被调查者基本信息和对闭角型青光眼诊断进展的认识以及实际工作状况。共发出330份问卷表,收回有效问卷262份(有效应答率79.4%)主要指标问卷调查结果。结果29个省、市的眼科医生接受了本次问卷调查。96.9%的人认为我国应开展闭角型青光眼的社区筛查工作;57.3%接受国际地域性和眼科流行病学组(ISGEO)关于闭角型青光眼的分类体系,41.6%反对必须伴有视神经损害才诊断为青光眼的观念;69.1%认为以房角关闭机制为基础的闭角型青光眼分类体系对临床治疗有指导作用。在实际I作中,81.3%的人将前房角镜检查作为门诊闭角型青光眼筛查的常规手段,77.4%将暗室激发试验作为门诊早期可疑闭角型青光眼筛查的常规手段,49.2%将超声活体显微镜检查(UBM)作为可疑闭角型青光眼筛查的常规手段。而对于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眼压下降后视神经损害的评价,80.9%的人常规进行眼底检查,仅54.6%的人常规进行眼压下降后的视野损害评价。结论我国眼科医生对于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定义与分类体系的认识与国际上存在较大差异。闭角型青光眼的筛查手段及其使用在不同医院和不同知识背景的医生中具有较大的变异性。

基金: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眼科中心
通讯作者: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21193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1219 更新日期:2025-01-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2020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技术支持: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交民巷1号(10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