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评估虹膜定位联合波前像差引导的LASIK治疗近视散光的临床疗效及视觉质量。[方法]选取柱镜≥-1.0D的近视散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接受虹膜定位联合波前像差引导的LASIK(82例,130眼)和常规LASIK(77例,118眼)治疗,比较术后3月、6月及1年裸眼视力、残余散光度、高阶像差和对比敏感度。[结果]术后各时期,虹膜定位组裸眼视力均优于常规组(P(0.05);虹膜定位组残余散光度均低于常规组(P(0.05);虹膜定位组高阶像差各项均低于常规组,其中术后3月两组RMSh、Coma及RMS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月两组RMSh、Coma、Trefoil、RMS3及RMS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两组RMSh、Coma及RMS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虹膜定位组(除Trefoil)和常规组高阶像差各项均较术前明显增加(P(0.05)。术后1年,虹膜定位组对比敏感度在暗光及暗光+眩光状态下所有频段均明显好于常规组(P(0.05)。[结论]虹膜定位联合波前像差引导的LASIK能有效治疗近视散光,提高术后视觉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