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听骨链重建中自体砧骨搭桥术的临床观察

Observation of bridging operation by an autogenous incus in the ossiculoplasty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Pubmed体系: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CSCD-C ◇ 中华系列

机构: [1]武汉解放军161中心医院耳鼻咽喉科 [2]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出处:
ISSN:

关键词: 砧骨 听小骨假体 鼓室成形术

摘要:
目的 探讨自体砧骨搭桥术在听骨链重建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68例自体砧骨搭桥听骨链重建患者,随访时间6~28个月,平均19.75个月.将自体砧骨塑形后桥接于完整的锤骨和完整活动的镫骨之间.观察术后并发症并行听力学疗效分析.结果 术后无1例自体砧骨脱出,2例移位.平均纯音听力(pure tone average,PTA)的气导由术前(46.69±18.32)dB提高到(30.21±9.46)dB,骨导由(24.72±10.63)dB提高到(18.15±8.91)dB,气骨导差(air-bone gap,ABG)由(21.97±10.32)dB缩小到(12.06±9.46)dB.手术成功率(术后PTA-ABG≤20 dB)为75%,术后骨导听力改善阳性率为66%(0.5、1、2、4 kHz中至少有2个频率提高10 dB).筛选出随访在1年以上的50例患者,术后6个月PTA-ABG≤20 dB占78%,1年为74%,最近1次为72%.结论 当修复完整、活动的镫骨和完整锤骨之间的听骨链缺损时,采用自体砧骨搭桥因为操作便利,费用低廉,效果稳定,并发症少,听力恢复理想,在自体砧骨可以利用时应当视为首选.对其手术效果的听力评价除以术前、术后气骨导差的闭合程度为依据外,也应考虑术前、术后气导、骨导.

语种:
PubmedID: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武汉解放军161中心医院耳鼻咽喉科
通讯作者: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23549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1282 更新日期:2025-04-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2020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技术支持: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交民巷1号(10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