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进一步探讨白内障的发生机制。方法 采用器官培养方法 ,以不同浓度亚硒酸钠及半乳糖作用于晶状体 ,诱发大鼠晶状体形成白内障 ,在培养初期测定晶状体内非蛋白质巯基(nonproteinsulfhydryl,NP SH)、蛋白质巯基 (proteinsulfhydryl ,P SH)和不溶性蛋白质二硫键的含量 ,脂类过氧化水平 ,以及与谷胱甘肽代谢有关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GSHperoxidase ,GSH PX)、谷胱甘肽还原酶 (GSHreductase ,GSSG R)及谷胱甘肽硫转移酶 (GSHStransferase ,GSH S)的活性。结果 培养初期 (10min)低浓度药物培养基中晶状体NP SH、P SH含量降低 ,二硫键含量呈升高趋势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GSH PX、GSH S活性升高 ,丙二醛 (malonaldehyde,MDA)具有升高趋势 ;GSSG R活性无明显变化。结论 亚硒酸钠及半乳糖可在体外诱发大鼠晶状体发生混浊 ,并在早期即可诱发晶状体发生生化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