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类型:
文章类型:
机构:
[1]北京市眼科研究所
研究所
眼科研究所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同仁医院
临床科室
眼科
眼科(未分亚科)
[2]北京市眼科研究所
研究所
眼科研究所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同仁医院
临床科室
眼科
眼科(未分亚科)
出处:
关键词:
晶体蛋白
晶体核
先天性白内障
全白内障
摘要:
用动物实验模型研究先天性白内障的发病机理引人注目。Nakano小鼠。Fraser小鼠、Emory小鼠等先天性白内障模型已经建立。形态学观察显示不同动物先天性白内障发病有其独特的规律。在鼠类先天性白内障晶体中β和γ晶体蛋白明显减少,与谷胱甘肽代谢有关的5种酶的代谢异常及钠,钾-ATP酶抑制剂的存在均与此病有关。豚鼠13/N株先天性白内障晶体中编码Zeta晶体蛋白的基因突变;纯合子小鼠晶体中编码β和γ晶体蛋白的mRNAs的减少也提示了先天性白内障发病的遗传学机制。
第一作者: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李根林,陈翠真.用动物实验模型研究先天性白内障的进展[J].国外医学(眼科学分册).1993,(2):9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