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中国北方一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先天性核性白内障家系基因突变的鉴定

| 认领 | 导出 |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北大核心 ◇ CSCD-C ◇ 中华系列

机构: [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北京同仁眼科中心 北京市眼科研究所 眼科学与视觉科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2]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北京同仁眼科中心 眼科学与视觉科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出处:
ISSN:

关键词: 先天性白内障 白内障/遗传学 DNA突变分析 晶状体核/病理 家系谱 γ-晶状体蛋白/遗传 基因突变 中国人

摘要:
背景先天性白内障是儿童致盲的主要原因之一,约1/3的先天性白内障由遗传因素引起,多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目前确定至少26个基因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先天性白内障(ADCC)的致病基因,发现的致病基因突变已超过100种。目的明确一ADCC家系的致病基因突变。方法对2011年1月在北京同仁医院就诊的一来自河北的汉族ADCC家系进行分析,在获得受检者知情同意后,对所有家系成员进行详细的眼科检查并采集外周静脉血各5 ml,提取全基因组DNA。在已知的17个ADCC致病基因周围选取21个荧光标记的微卫星,经多重PCR扩增后进行连锁分析,两点法计算LOD值。对候选基因进行DNA直接测序分析,用ProtScale软件对基因突变前后蛋白局部的疏水性进行分析。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方法对所有家系成员及100个正常对照者进行基因突变共分离分析。结果该家系共4代20名成员,其中患者9例,连续4代均有患者发病,符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特征。临床检查证实9例患者均为双眼晶状体核性混浊。连锁分析发现微卫星D2S325和D2S2358与该家系中所有患者均连锁,重组分数(θ)为0时D2S325获得最大LOD值,为4. 68。对位于D2S325附近的CRYGC和CRYGD基因进行DNA直接测序,发现CRYGD基因cDNA第127位一已知错义突变(c. T127C),导致编码蛋白第43位色氨酸变为精氨酸(p. W43R)。ProtScale软件预测突变后的CRYGD蛋白第43位及其周围氨基酸疏水性明显增加。该突变与家系内所有患者表型共分离,家系中表型正常的成员及100名正常对照者均未发现此突变。结论 CRYGD基因c. T127C突变是该ADCC家系的致病基因突变,蛋白局部疏水性增加造成的空间结构异常可能是引起该ADCC家系发病的主要原因。

基金: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北京同仁眼科中心 北京市眼科研究所 眼科学与视觉科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通讯作者: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21166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1219 更新日期:2025-01-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2020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技术支持: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交民巷1号(10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