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摘要】目的分析不同病程甲状腺相关眼病(TA0 ) 视盘及黄斑区血管密度特征及其与视功能
的相关性方法病例对照研究纳入2019年6 至9 月就诊于北京协和医院眼科的3 6 例TA0 患者
及同期年龄匹配的健康志愿者12名,其中TA0 临床活动性评分> 3 分的12例患者为TA0 活动期组,
患有甲状腺相关眼病视神经病变(DON)且病程处个月的12例患者为DON急性期组,患有DUN且病
程> 6 个月的12例患者为DON慢性期组,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研究均取右眼数据进行分析每组男
性、女性均为6 人所有受试者行最佳矫正视力及视野检查,最佳矫正视力转换为最小分辨角对数视
力进行分析;采用相F 光层析成像术测f i 视网膜神经纤维层( K N F L )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复合体
(GCC)厚度;采用相丨'•光层析血管成像术测M视盘及黄斑区血管密度分析各组间视盘及黄斑区血
管密度的差异及其与不同因素的相关性,统计学方法主要采用方差分折、Mann-Whitney (/检验及
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4 个组受检者年龄差异无统计意义(P>0.()5): DON急性期组最佳矫正视
力为0.丨(0.0,0.2),较对照组0.0( 0.0.0.0)差,差异有统汁学意义(i7= 114.000, P<0.05) DON急性期组
及DON慢性期组整体视盘全层血管密度(54.70%±2.3丨%、54.31 % ± 3 . 6 5 % )均低于对照组(57.54%±
2.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3.104,2.636;均P<0.05)。TA0 活动期组、DON急性期组和DON慢性期
组黄斑区整体?戈层血管密度(46.07%±3.06%、42.26%±5.05%、45.63%±3.87%)均低71对照组(49.34%±
3.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614,4.147,2.603;均PC0.05) 4 个组间黄斑中心凹无血管|x:面积及
黄斑K 深层血管密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〇5)。TA0 活动期组视盘及黄斑区血管密度与视
野平均缺损值、RNFL及GCC厚度均无相关性(均P>0.05)_ DON急性期组整体视盘全层血管密度与
视野平均缺损值呈负相关(r=-0.591, P<0.05) ,与RN FL、GCC厚度呈正相关(r=0.595,0.693;均P<
0.05);1)0!\慢性期组整体视盘毛细血管密度与视野平均缺损值呈负相关(「=-0.673,户<0.05),黄斑丨<
整体浅层血管密度与KNFL、GCC厚度呈正相关(「=0.732,0.712;均P< 0 . 0 1 ) 结论TA0 活动期仅黄
斑区浅层血液供应减少:DON急、慢性期黄斑区浅层和视盘的血液供应均减少,且血管密度越小,
RINF1,及GCC厚度越薄,视野缺损越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