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腓肠内侧动脉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足电烧伤创面的效果

Efficacy of free medial sural artery perforator flap transplantation in repairing electrical burn wounds on hands and feet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北大核心 ◇ 中华系列

机构: [1]武汉大学同仁医院暨武汉市第三医院烧伤科,武汉 430060
出处:
ISSN:

关键词: 烧伤 显微外科手术 外科皮瓣 腓肠内侧动脉穿支皮瓣 手足创面 游离皮瓣 创面修复

摘要:
目的:探讨腓肠内侧动脉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足电烧伤创面的效果。方法:该研究为回顾性观察性研究。2017年11月—2023年9月,武汉大学同仁医院暨武汉市第三医院收治21例符合入选标准的年龄28~51岁手足电烧伤男性患者。共有23个创面,其中14个创面位于手部,9个创面位于足部;9个创面伴肌腱损伤外露,6个创面伴骨外露或坏死,8个创面伴关节损伤。清创后创面面积为4.0 cm×2.5 cm~14.0 cm×10.0 cm。对于2个较宽创面和2个相邻指/趾创面,设计并切取以2条腓肠内侧动脉穿支为中心的分叶皮瓣进行修复;对于其他创面,设计并切取腓肠内侧动脉穿支皮瓣进行修复。皮瓣面积为5.0 cm×3.0 cm~16.0 cm×11.0 cm。将皮瓣动静脉与受区动静脉行端端吻合;将10个皮瓣的皮神经与手部创面神经吻合,另切取腓肠神经束修复1处指神经缺损。减张缝合供区创面。记录术后皮瓣成活情况、供区创面愈合情况。随访时,记录皮瓣后期整复情况,观察皮瓣质地、外观,观察小腿供区瘢痕及功能恢复情况。末次随访时,观测手部皮瓣感觉恢复情况,采用利克特量表调查患者对每次手术治疗效果的满意度,采用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估手部创面患者患手功能,使用Holden步行能力分级评估足部创面患者的患足负重行走能力。结果:术后1个皮瓣远端存在少许坏死,经换药后愈合。23个皮瓣全部成活。2个供区缝合口因局部张力过高愈合不良,经清创、引流后行二次缝合,愈合良好;其余21个供区创面愈合良好。术后随访6~26个月显示,3个皮瓣稍臃肿,行皮瓣整复术后外观改善;其余皮瓣未行后期整复。所有皮瓣质地软且与周围组织形态相近。小腿供区存留线状瘢痕,行走功能正常。末次随访时,手部皮瓣均恢复保护性感觉;患者对21次手术治疗效果表示非常满意,对2次手术治疗效果表示比较满意;14例手部创面患者中患手功能评定为优者10例、良者3例、可者1例,7例足部创面患者的患足负重行走能力分级均为Ⅴ级。结论:腓肠内侧动脉穿支皮瓣具有血供可靠、厚度适宜且平整等优点,可分叶或根据创面形状切取,用该皮瓣修复手足电烧伤创面时,受区的外形和功能恢复效果均较佳,患者对手术治疗效果满意度较高。

基金: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武汉大学同仁医院暨武汉市第三医院烧伤科,武汉 430060
通讯作者: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28494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1584 更新日期:2025-09-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2020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技术支持: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交民巷1号(10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