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CSCD-E
文章类型:
机构:
[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耳鼻咽喉头颈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首都医科大学)
临床科室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头颈外科
外科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同仁医院
出处:
ISSN:
关键词:
腮腺肿瘤
显微外科手术
外科皮瓣
颞骨缺损
局部肌瓣
游离皮瓣
修复重建
摘要:
目的 系统评估颞骨-腮腺复合缺损的修复策略,比较局部肌瓣与游离皮瓣的临床适用性,为优化头颈部复杂缺损重建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3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收治的17例颞骨-腮腺区术后缺损患者病例资料,其中男性11例,女性6例,年龄42~72岁,中位年龄58岁。所有患者均行根治性手术,缺损修复采用局部组织瓣13例(颞肌瓣6例、胸锁乳突肌瓣3例、颏下颈阔肌瓣2例、颏下岛状皮瓣2例)或游离组织瓣4例(股前外肌筋膜瓣1例、股前外侧皮瓣1例、腹部游离脂肪筋膜瓣2例)。结果 17例患者的原发疾病包括外耳道及腮腺恶性肿瘤(鳞状细胞癌6例,腺样囊性癌6例,导管癌3例)。所有皮瓣完全存活,1例颞肌瓣修复者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经清创换药后延期愈合。中位随访期16个月(4~29个月),2例(11.8%)外耳道鳞状细胞癌局部复发,1例(5.9%)腮腺导管癌术后9个月发生肺转移并于15个月后死亡,其余14例(82.4%)无瘤生存。功能评估显示局部组织瓣组修复时间短,但存在肌瓣旋转弧度受限;游离瓣组可精准匹配缺损形态,但手术时间延长至3.5~4.5 h。14例(82.4%)术后接受辅助放疗,放疗后组织瓣均未出现放射性坏死。结论 颞骨-腮腺区复合缺损需兼顾术腔覆盖与外形修复双重需求。局部肌瓣操作简便、血供可靠,适用于中小型缺损;游离组织瓣在复杂三维缺损重建中更具形态适应性,但需显微外科技术支持。修复方案应根据缺损范围、血管条件及放疗计划综合决策,本组数据证实两类技术均能获得稳定疗效。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耳鼻咽喉头颈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首都医科大学)
通讯作者: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杨征,房孝莲,周晶,等.颞骨-腮腺复合缺损修复策略的临床疗效分析:基于17例病例的术式选择与功能评价[J].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25,32(07):413-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