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实习护生职业认同感和共情能力在道德敏感性与人文关怀行为之间的链式中介作用

Chain mediating role of nursing students’ professional identity and empathy between moral sensitivity and humanistic caring behavior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机构: [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2]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急诊科 [3]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护理部
出处:
ISSN:

关键词: 实习护生 道德敏感性 职业认同感 共情能力 人文关怀 中介效应

摘要:
目的 探讨实习护生道德敏感性对人文关怀行为的影响,以及职业认同感和共情能力在道德敏感性与人文关怀行为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 2025年2月至3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北京市7所三级医院的213名实习护生作为研究对象,使用中文版护生道德敏感性问卷、职业认同感量表、护生共情量表及人文关怀行为量表进行调查。运用Mplus 8.3软件建立结构方程模型进行路径分析。结果 实习护生道德敏感性、职业认同感、共情能力及人文关怀行为得分分别为40.00(33.50,45.00)分、68.00(52.50,80.00)分、94.00(74.00,114.00)分、110.00(88.00,125.50)分;实习护生职业认同感、共情能力、道德敏感性与人文关怀行为均呈正相关(P(0.01);职业认同感和共情能力在道德敏感性与人文关怀行为之间存在中介效应,包括两条并行的独立中介路径(道德敏感性→职业认同感→人文关怀行为;道德敏感性→共情能力→人文关怀行为)及一条链式中介路径(道德敏感性→职业认同感→共情能力→人文关怀行为)。总中介效应占总效应量的62%,其中链式中介路径的效应占总效应量的17%。结论 实习护生人文关怀行为处于中等水平,职业认同感和共情能力在道德敏感性与人文关怀行为之间起到显著的中介作用,既存在独立的并行中介路径,也存在链式中介路径;通过多种举措,加强实习护生道德敏感性、职业认同感和共情能力的培养及教育,可提升该群体人文关怀行为能力。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通讯作者: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28508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1584 更新日期:2025-09-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2020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技术支持: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交民巷1号(10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