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视网膜母细胞瘤经眼动脉灌注化学药物治疗与经静脉全身化学药物治疗后摘除眼球的组织病理学特征研究

Histopathological features of eyes enucleated due to retinal blastoma after intra-arterial chemotherapy or intravenous chemotherapy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机构: [1]100045 国家儿童医学中心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眼科 [2]100045 国家儿童医学中心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病理科 [3]100045 国家儿童医学中心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眼科 [4]071000 保定市儿童医院眼科 [5]100045 国家儿童医学中心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儿童肿瘤中心 [6]100730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北京同仁眼科中心 北京市眼科研究所 眼科学与视觉科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出处:
ISSN:

关键词: 视网膜母细胞瘤 经眼动脉灌注化学药物治疗 经静脉全身化学药物治疗 组织病理学特征

摘要:
目的:探讨视网膜母细胞瘤(RB)经眼动脉灌注化学药物治疗(IAC)或经静脉全身化学药物治疗(IVC)后摘除眼球的临床组织病理学特征。方法: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眼科2020年1月至2022年3月期间经IAC或IVC治疗后行眼球摘除术的19例(19只眼)RB病例。其中,男性10例(10只眼),女性9例(9只眼);年龄4~45个月,平均年龄(24.7±11.9)个月。根据治疗手段不同分为IAC治疗组和IVC治疗组。记录患者的治疗方法、临床分期(cTNM)、组织病理学分期(pTNM)、组织病理学特征及组织病理学高危因素(HRF),以例数(眼数)和百分比进行描述。结果:采用IAC疗法治疗者8例(8只眼),占42.11 %(8/19),采用IVC疗法治疗者11例(11只眼),占57.89%(11/19)。采用AJCC第8版TNM分期法进行分期,其中IAC治疗组cT2期、cT3期及cT4期分别有4例(4只眼)、3例(3只眼)及1例(1只眼),分别占50.00%(4/8)、37.50%(3/8)及12.50%(1/8),pT1期、pT2期及pT3期分别有5例(5只眼)、1例(1只眼)及2例(2只眼),分别占62.50%(5/8)、12.50%(1/8)和25.00%(2/8);IVC治疗组cT2期、cT3期及cT4期分别有1例(1只眼)、9例(9只眼)及1例(1只眼),分别占9.09%(1/11)、81.82%(9/11)和9.09%(1/11),pT1期、pT2期及pT3期及pT4期分别有1例(1只眼)、6例(6只眼)、3例(3只眼)和1例(1只眼),分别占9.09%(1/11)、54.55%(6/11)、27.27%(3/11)、9.09%(1/11)。全部19例(19只眼)经IAC与IVC治疗的RB组织病理学检查显示肿瘤有不同程度的钙化、出血及坏死,IAC治疗组和IVC治疗组发生脉络膜广泛性萎缩患者分别有8例(8只眼)和2例(2只眼),分别占100%(8/8)和18.18%(2/11),IAC治疗组和IVC治疗组发生血管壁均质性增厚改变者分别有8例(8只眼)和1例(1只眼),分别占100%(8/8)和9.09%(1/11)。全部19例(19只眼)中肿瘤存在HRF者7例(7只眼),占36.84%(7/19)。其中,HRF在cT2期、cT3期及cT4期者分别有1例(1只眼)、4例(4只眼)及2例(2只眼),分别占14.29%(1/7)、57.14%(4/7)及100.00%(2/2)。IAC治疗组和IVC治疗组存在HRF者分别为2例(2只眼)和5例(5只眼),分别占25.00%(2/8)和45.45%(5/11)。结论:IAC治疗后特征性组织病理学改变为脉络膜广泛性萎缩、血管壁呈均质性增厚改变。cTNM分期较高的患者存在组织病理学高危因素风险可能增加。

基金: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100045 国家儿童医学中心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眼科
通讯作者: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21193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1219 更新日期:2025-01-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2020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技术支持: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交民巷1号(10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