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上气道持续正压通气治疗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睡眠结构的影响

The effect of 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 treatment on sleep architecture in patients with 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CSCD-E

机构: [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耳鼻咽喉头颈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首都医科大学) [2]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3]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出处:
ISSN:

关键词: 睡眠呼吸暂停 阻塞性 上气道持续正压通气治疗 睡眠结构 睡眠分期

摘要:
目的 定量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接受上气道持续正压通气(CPAP)治疗前后睡眠结构的变化。方法 对2018年7月~2020年6月以睡眠打鼾为主要症状就诊于北京同仁医院,经整夜多导睡眠监测(PSG)诊断为OSAS的成年患者,完成人体学特征采集,并在1个月内再次于我院睡眠监测中心接受标准整夜人工压力滴定。根据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将患者进行分组:轻中度组(AHI≤30次/h),重度组(30次/h<AHI≤60次/h),极重度组(AHI>60次/h),比较各组间临床特征、睡眠结构,比较CPAP治疗前后睡眠结构的差异。结果 共纳入93例患者,男82例(88.2%,82/93),女11例(11.8%,11/93),年龄18~80(44.3±13.8)岁,体质量指数(BMI)21.8~43.8(30.5±4.8)kg/m~2,AHI 11.0~130.8(70.7±24.2)次/h。轻中度组6例(6.5%,6/93),重度组22例(23.7%,22/93),极重度组65例(69.9%,65/93),三组间觉醒指数(AI)分别为(8.3±4.7)次/h、(24.3±15.3)次/h、(54.8±25.7)次/h,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8.785,P=0.000);三期睡眠占总睡眠时间百分比(N3期)分别为(3.1±3.4)%、(2.7±5.6)%、(0.2±0.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530,P=0.000)。CPAP治疗前和治疗后,AI分别为(45.3±27.8)次/h、(2.4±2.7)次/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990,P=0.000),一期睡眠占总睡眠时间百分比(N1期)分别为(18.7±15.0)%、(8.6±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201,P=0.000),二期睡眠占总睡眠时间百分比(N2期)分别为(62.4±13.1)%、(58.2±1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99,P=0.011),N3期分别为(0.94±3.1)%、(6.4±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548,P=0.000)、快速动眼期占总睡眠时间百分比(REM期)分别为(18.0±6.8)%、(26.8±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283,P=0.000)。结论 OSAS患者经过CPAP治疗,能够增加深睡眠、明显改善睡眠结构。

基金: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耳鼻咽喉头颈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首都医科大学)
通讯作者: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21166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1219 更新日期:2025-01-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2020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技术支持: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交民巷1号(10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