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文章类型:
机构:
[1]北京市垂杨柳医院病理科
[2]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病理科
医技科室
病理科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同仁医院
出处:
ISSN:
关键词:
鼻腔鼻窦黏膜黑色素瘤
肿瘤浸润淋巴细胞
CD4
CD8
CD20
摘要:
目的 总结鼻腔鼻窦恶性黑色素瘤(MMNS)的临床病理学特点,提出MMNS预后预测因子;观察并分析CD4、CD8、CD20的表达、定位以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分析87例MMNS患者临床病理资料,总结其临床病理特征;采用EnVision免疫组织化学(IHC)染色方法观察CD4、CD8、CD20在MMNS中的表达及定位情况。结果 87例MMNS患者中,男性46例,女性41例,年龄在43至81岁之间,中位年龄60岁。鼻腔合并鼻窦及周围组织浸润、肿瘤体积大及AJCC分期高则预后差(P<0.05);统计结果显示性别、年龄、组织学类型、黑色素颗粒、核分裂象等与生存期之间无显著相关性(P>0.05)。CD4+、CD8+及CD20+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s)免疫亚型在瘤内间质与肿瘤基底分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瘤内间质CD4+、CD8+及CD20+TILs的阳性计数的高低与肿瘤基底部TILs密度呈正相关(P<0.01)。不管是瘤内间质还是肿瘤基底部CD20+B细胞与CD4+、CD8+T细胞分布于同一区域,为较均匀的掺杂分布,CD20+B细胞没有中心聚集形成三级淋巴结构的趋势。不同亚型分组的总生存期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不论是瘤内间质还是肿瘤基底部间质,CD20+B细胞的数量均明显少于CD4+、CD8+T细胞,不能形成三级淋巴结构,与皮肤恶性黑色素瘤不同,可能是MMNS预后差的一个原因。
基金:
北京市医管局扬帆计划重点医学专业—头颈部病理(ZYLX201814)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北京市垂杨柳医院病理科
[2]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病理科
通讯作者: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王丽宁,刘红刚.鼻腔鼻窦恶性黑色素瘤临床病理特征及其与肿瘤浸润淋巴细胞亚群的相关性[J].基础医学与临床.2025,45(04):527-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