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北大核心
文章类型:
机构:
[1]范德堡大学医学中心范德堡·比尔·威尔克森中心听力学部
[2]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耳鼻咽喉科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3]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北京市耳鼻咽喉科研究所
临床科室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外科
研究所
耳鼻咽喉科研究所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同仁医院
头颈外科
咽喉科
出处:
ISSN:
关键词:
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
前庭功能障碍
摘要:
(正)1引言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以前,临床医生评估耳石器的方法很有限。大多数情况下,医生只能通过患者在复杂的转椅上进行离心运动来评估椭圆囊。在离心过程中,患者被要求进行垂直度的主观心理物理测量,如主观视觉垂直(SVV)。但完成这些评估常给患者带来不适,且设备费用昂贵(超过15万英镑)。在20世纪90年代早期,科学文献中已有数个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范德堡大学医学中心范德堡·比尔·威尔克森中心听力学部
通讯作者: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Jacobson G P,McCaslin D L,刘波,等.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记录的当代热点[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6,30(23):1827-1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