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析共识学规范谈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检查技术的规范应用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CSCD-E

作者:
机构: [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北京市耳鼻咽喉科研究所,耳鼻咽喉头颈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首都医科大学)
出处:
ISSN:

关键词: 耳石膜 前庭 迷路 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

摘要:
(正)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VEMP)进入中国近二十年,每一位关注这项技术的同道都清醒的意识到,任何临床检测技术的出现和进步都取决于很多与时代同步发展的科技要素,更重要的是每一项新技术出现后的临床规范应用更是保证技术常新、保持技术生命力的重要基石。1 文献回溯与热点追踪,温故知新自Pietro Tullio于1929年发现声音可以刺激前庭系统后,科学家们经过半个多世纪不间断研究,1992年Colebatch和Halmagyi[1]在人类

基金: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北京市耳鼻咽喉科研究所,耳鼻咽喉头颈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首都医科大学)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23453 今日访问量:6 总访问量:1282 更新日期:2025-04-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2020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技术支持: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交民巷1号(10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