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的实践:方法、常见错误和临床应用》摘译与解读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CSCD-E

机构: [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北京市耳鼻咽喉科研究所 耳鼻咽喉头颈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首都医科大学)
出处:
ISSN:

关键词: 耳石膜 声音 振动 前庭 迷路 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

摘要:
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VEMP)是一项评估耳石器及前庭神经传导通路的检查技术。通过气导声或振动刺激耳石器,在颈部和眼部肌肉部位记录的电反应活动,分别称为颈肌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cervical VEMP,cVEMP)和眼肌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ocular VEMP,oVEMP)。由于测试条件不同,可导致测试质量和结果出现较大差异,因此规范检查技术的质量是应用于临床检测的重要前提要素。本文在Papathanasiou等cVEMP临床指南(2014年)基础上,系统的介绍了VEMP的操作和临床应用测试方案。特别是对刺激和记录等参数设置,提供相应的理论依据;列举出操作中一些常见的错误及解决方案;最后概述VEMP的临床应用。与此同时,中国康复医学会眩晕康复专业委员会联合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眩晕专业委员会于2019年在《中华耳科学杂志》也发布《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临床检测技术专家共识》,希望将VEMP技术进一步规范,促进该技术在国内临床和科研机构的规范应用。

基金: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北京市耳鼻咽喉科研究所 耳鼻咽喉头颈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首都医科大学)
通讯作者: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23459 今日访问量:6 总访问量:1282 更新日期:2025-04-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2020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技术支持: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交民巷1号(10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