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基于影像重建和数值模拟技术研究轮廓化术后额隐窝及额窦解剖结构变化对鼻气流的影响

Effect of anatomical changes of frontal recess and frontal sinus on airflow after nasalisation by image reconstruction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Pubmed体系: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北大核心 ◇ CSCD-C ◇ 中华系列

机构: [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耳鼻咽喉头颈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00730 [2]大连医科大学附属二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116023 [3]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300192
出处:
ISSN:

关键词: 流体力学 图像处理 计算机辅助 轮廓化 DrafⅢ型额窦手术

摘要:
目的 通过鼻窦CT三维重建和数值模拟,分析结合DrafⅢ型额窦手术的轮廓化术后,额隐窝、额窦解剖结构变化对鼻部生理气流特征的影响,探讨结构变化与主观症状、气流特征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选择2006—2018年于北京同仁医院鼻科接受结合DrafⅢ型额窦手术轮廓化的10例患者,术后随访≥1年且复查鼻窦CT无异常黏膜增厚,鼻内镜下黏膜Lund-Kennedy评分除瘢痕表现外均为0分.所有患者同期填写鼻塞、吸气期额窦内刺激感和头痛的视觉模拟评分表.对照模型为1例健康成年人.数值模拟计算轮廓化模型和对照模型深吸气期的气流学特征.应用SPSS 22.0软件对量化后的检测指标进行独立样本Mann-Whitney U检验和Spearman相关性检验.结果 在深吸气模拟下,轮廓化模型术后额窦口气流压力为(7.21±1.39)×104 Pa(均值±标准差,下同),低于对照模型(8.99×104 Pa);额窦口及额窦内气流速度分别为(40.10±2.46)m/s、(28.19±1.73)m/s,均高于对照模型(2.70 m/s、0.73 m/s);且两模型气流模式基本类似.无论以何种症状进行分组,两组模型的额窦口开放大小和额窦体积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主观症状的严重程度与额窦口开放大小、额窦体积无相关关系.结论 结合DrafⅢ型额窦手术轮廓化后的鼻部气流模式和分布与正常生理气流基本类似.患者额隐窝和额窦解剖结构变化与术后主观症状、鼻部气流特征未见相关关系.

基金:
语种:
PubmedID: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耳鼻咽喉头颈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00730
通讯作者: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21166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1219 更新日期:2025-01-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2020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技术支持: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交民巷1号(10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