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血管病相关性眼肌麻痹的病因与预后分析

An Etiology and Prognosis Analysis on Patients with Ophthalmoplegia Associated with Vascular Diseases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机构: [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神经内科 北京 100730
出处:

关键词: 血管病 眼肌麻痹 微血管缺血性病变 脑干梗死 预后

摘要:
目的分析血管病相关性眼肌麻痹的病因、临床特点与预后。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收集2012年12月-2016年7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血管病相关性眼肌麻痹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临床表现、体格检查、既往史、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结果,随访并记录其眼肌麻痹的缓解时间,对眼肌麻痹患者的病因、临床特点与预后进行分析。结果研究共入组126例患者,结果显示:(1)微血管缺血性(microvascular ischemic,MVI)病变为血管病相关性眼肌麻痹最常见的病因(81.7%),其次为脑干梗死(13.5%),动脉瘤、眼肌麻痹性偏头痛、海绵窦动静脉瘘相对少见。MVI病变和脑干梗死患者中血管危险因素常见高血压、高脂血症、吸烟、糖尿病和酗酒。(2)MVI病变累及眼球运动神经比例依次为动眼神经(57.3%)、外展神经(26.2%)、滑车神经(16.5%);脑干梗死所致核性眼肌麻痹以动眼神经核最常受累(70.6%)、其次为内侧纵束(17.6%)。(3)49.5%血管病相关性眼肌麻痹MVI病变患者可伴有头痛或眼眶周围疼痛。(4)88.5%血管病相关性眼肌麻痹MVI病变症状可以缓解,其中50%约在3个月内缓解,75%在6个月内缓解。结论 MVI病变为血管病相关性眼肌麻痹最常见病因,高血压、高脂血症、吸烟、糖尿病、酗酒是MVI病变常见危险因素,治疗后大部分MVI病变患者可在半年内恢复。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神经内科 北京 100730
通讯作者: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23549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1282 更新日期:2025-04-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2020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技术支持: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交民巷1号(10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