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骨量水平与老年冠心病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相关性研究

Correlation between bone mass and carotid artery intima media thickness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 认领 | 导出 |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机构: [1]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同仁医院心血管内科
出处:
ISSN:

关键词: 冠心病 老年 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骨量 预后

摘要:
目的分析骨量水平与老年冠心病(CHD)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4年1—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同仁医院心内科收治的老年CHD患者6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颈动脉IMT分为正常组和增厚组,比较2组患者各部位骨密度(BMD),并分析IMT与BMD的相关性。同时根据BMD分为正常骨量亚组、低骨量亚组及骨质疏松症(0P)亚组,随访1年,分析各组主要不良心脏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与IMT正常组比较,增厚组腰椎(L24)、股骨颈、Ward’s三角及Troch的BMD值均显著下降(t=3.40、3.93、5.22、5.03,P(0.01),OP的发生率显著升高(x2=4.36,P(0.05)。与正常组比较,IMT增厚组血钙明显降低,血磷、碱性磷酸酶(ALP)、总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延长肽(TPⅠNP)、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CTX-β)明显升高(t=8.32、5.21、2.08、3.02、4.85,P(0.05)。老年CHD患者颈动脉IMT值与L24、股骨颈、Ward’s三角、Troch的BMD值均呈显著负相关(r=-0.53、-0.58、-0.41、-0.47,P(0.05)。低骨量亚组、OP亚组MACEs发生率分别为32.1%、46.2%,明显高于正常骨量亚组8.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7.55,P(0.05);低骨量亚组与OP亚组MACEs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CHD患者普遍存在骨量水平偏低,对有颈动脉IMT增厚者加强BMD检测有助于改善老年CHD患者的预后。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同仁医院心血管内科
通讯作者: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23405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1276 更新日期:2025-04-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2020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技术支持: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交民巷1号(10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