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252例严重烧伤患者心肌损伤情况的回顾性研究

Retrospective study on the myocardial damage of 252 patients with severe burn

| 认领 | 导出 |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北大核心 ◇ CSCD-C ◇ 中华系列

机构: [1]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全军烧伤研究所,创伤、烧伤与复合伤国家重点实验室 [2]武汉大学同仁医院暨武汉市第三医院烧伤科 [3]浏阳市人民医院烧伤整形外科 [4]解放军第一五九中心医院全军烧伤中心 [5]河南大学附属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烧伤科
出处:
ISSN:

关键词: 烧伤 危险因素 死亡率 心肌损伤

摘要:
目的回顾性分析严重烧伤患者发生心肌损伤的危险因素及临床表现,为其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2010年1月—2015年6月,5家笔者单位收治符合入选标准的252例严重烧伤患者,按第三军医大学补液公式进行液体复苏。根据入院时治疗前心肌型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将患者分为非心肌损伤组(CK-MB(75 U/mL)118例和心肌损伤组(CK-MB≥75 U/mL)134例。统计2组患者性别、年龄、体质量、化学烧伤例数、伤后入院时间、烧伤总面积、Ⅲ度面积、吸入性损伤例数,入院时及伤后24、48 h Hb、血细胞比容、血乳酸,伤后24、48 h尿量、补液量,入院时及伤后24、48 h肌酐、尿素氮、总胆汁酸、二胺氧化酶水平,病死率。另外将患者按照烧伤总面积分为3组:小于50%TBSA组110例、大于或等于50%TBSA且小于80%TBSA组83例、大于或等于80% TBSA组59例,统计3组患者心肌损伤发生率。对数据行χ2检验、t检验、Wilcoxon检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并进行Bonferroni校正。对252例患者基本资料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心肌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绘制252例患者烧伤总面积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估其对心肌损伤发生的预测效果。结果 (1)2组患者年龄、体质量、化学烧伤例数、吸入性损伤例数、Ⅲ度面积比较,差异不明显(t值分别为0.20、0.31,χ2值分别为0.49、4.10,Z=1.42,P值均大于0.05);性别、伤后入院时间、烧伤总面积比较,差异明显(χ2=5.00,t值分别为2.44、3.13,P(0.05或P(0.01)。(2)性别、伤后入院时间、烧伤总面积是影响患者心肌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比值比分别为2.608、3.620、1.030,95%置信区间分别为1.3155.175、1.9166.839、1.0111.049,P值均小于0.01)。(3)小于50%TBSA组、大于或等于50%TBSA且小于80%TBSA组、大于或等于80%TBSA组患者心肌损伤发生率分别为38.2%(42/110)、54.2%(45/83)、61.0%(36/59),总体比较差异明显(χ2=9.46,P(0.05)。(4)对252例患者心肌损伤发生预测的烧伤总面积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总面积为0.706(95%置信区间为0.6410.772,P(0.01),烧伤总面积的最佳阈值为51.5%TBSA,其对心肌损伤发生预测的敏感度为62.6%、特异度为65.3%。(5)与非心肌损伤组比较,除伤后48 h Hb和血细胞比容无明显变化(t值分别为-0.76、-0.61,P值均大于0.05)外,心肌损伤组患者Hb、血细胞比容、血乳酸水平各时相点明显升高(t值为-2.80-2.06,P(0.05或P(0.01)。与非心肌损伤组比较,心肌损伤组患者尿量伤后24、48 h减少(t值分别为2.05、3.68,P(0.05或P(0.01),补液量伤后24、48 h无明显变化(t值分别为1.01、1.08,P值均大于0.05)。(6)与非心肌损伤组比较,心肌损伤组患者肌酐水平入院时及伤后24、48 h明显升高(Z值为-2.91-1.99,P(0.05或P(0.01),尿素氮水平仅伤后24、48 h明显升高(t值分别为-4.75、-5.24,P值均小于0.01),总胆汁酸水平人院时及伤后24、48 h无明显变化(t值为-0.81-0.20,P值均大于0.05),二胺氧化酶水平仅入院时、伤后24 h明显升高(t值分别为-3.97、-2.02,P(0.05或P(0.01)。(7)非心肌损伤组患者病死率明显低于心肌损伤组(χ2=5.81,P(0.05)。结论严重烧伤患者心肌损伤发生率高,烧伤总面积可预测严重烧伤患者心肌损伤的发生。严重烧伤伴心肌损伤的患者,休克期更容易出现有效循环容量减少、组织氧合障碍及其他脏器损伤。

基金:
语种:
PubmedID: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全军烧伤研究所,创伤、烧伤与复合伤国家重点实验室
通讯作者: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21166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1219 更新日期:2025-01-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2020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技术支持: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交民巷1号(10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