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胸内结节病与全身多脏器结节病的临床对比分析

A comparative clinical analysis of thoracic sarcoidosis and multi-organ sarcoidosis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Pubmed体系: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北大核心 ◇ CSCD-C ◇ 中华系列

机构: [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呼吸内科
出处:
ISSN:

关键词: 结节病 疾病特征

摘要:
目的 探讨胸内结节病和全身多脏器结节病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5-2010年北京同仁医院经组织病理学确诊的24例胸内结节病(胸内结节病组)和29例全身多脏器结节病(全身多脏器结节病组)的人口统计学资料、临床表现与诊断情况、器官受累状况、血清ACE水平、肺功能结果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的细胞学特点.结果 (1)胸内结节病组和全身多脏器结节病组的发病年龄分别为(49±12)岁和(48±11)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114,P>0.05).与胸内结节病相比,全身多脏器结节病以女性多见(分别为13/24和24/29,x2=5.094,P<0.05),且40岁以上女性占72.4% (21/29).(2)胸内结节病主要首诊于呼吸科和胸外科,多以肺部受累症状就诊;全身多脏器结节病临床表现多样,可首诊于各个临床科室;而以少见累及器官为首发表现的结节病容易误诊和漏诊.与胸内结节病相比,全身多脏器结节病全身症状多见(分别为25.0%和58.6%,x2=6.043,P<0.05),确诊时间长[分别为1.75(0.625 ~3.000)个月和6(0~40)个月,Z=-3.377,P<0.01].(3)两组患者的血清血管紧张素转化酶(sACE)水平分别为(72±33) U/L和(75±59) U/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93,P>0.05).与胸内结节病比较,DLCO占预计值%在全身多脏器结节病下降更为明显[分别为(84±8)%和(69±21)%,t=2.674,P<0.05],而FEV1/FVC、FEV1占预计值%、FVC占预计值%及肺总量占预计值%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BALF的细胞总数、淋巴细胞比例和CD4/CD8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多脏器结节病患者BALF的中性粒细胞比例显著高于胸内结节病[分别为(10.9±4.9)%和(5.1±2.1)%,t=-4.187,P<0.01].结论 与胸内结节病相比,全身多脏器结节病以女性多见,病情较重,易发生误诊和漏诊.BALF的中性粒细胞比例可能作为发生全身多脏器结节病的提示指标.

语种:
PubmedID: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呼吸内科
通讯作者: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21193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1219 更新日期:2025-01-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2020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技术支持: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交民巷1号(10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