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全身危险因素及眼体同治的系统回顾和meta分析

Systemic risk factors of primary open angle glaucoma and its additional systematic therapy: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机构: [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眼科中心北京市眼科研究所北京市眼科学与视觉科学重点实验室 100730
出处:
ISSN:

关键词: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身体质量指数 雌激素 甲皱襞微循环 眼体同治

摘要:
目的系统回顾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存在的全身危险因素,分析眼体同治对POAG的治疗效果。方法对Embase、Medline、Pubmed、Google Scholarship、ISI Web of Knowledge及the 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ials等英文文献数据库和维普、万方、中国知网及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等中文文献数据库进行检索。在检索结果中,选取以POAG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身体质量指数(BMI)、雌激素相关情况、甲皱襞微循环情况、传统降眼压治疗联合口服硝苯地平以及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为主要分析因素的研究。用Meta分析评估POAG患者BMI情况;并对雌激素及微循环异常在POAG发病中的作用、传统降眼压联合口服硝苯地平及中西医结合对POAG的治疗效果进行系统回顾。结果 BMI相关文献中共6篇文章符合纳入标准进行Meta分析。总样本量26 835例,包括POAG患者3058例,正常对照23 777例。POAG患者BMI (MD=-0.64,95%CI:-1.06,-0.21)较正常人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I2=99%,P(0.05)。共分析雌激素相关文献7篇,其中2项研究结果表明女性停经时间相对较迟可以降低POAG的发病风险,3项研究结果表明停经后雌激素替代治疗降低POAG发病的风险。分析微循环相关文献5篇,研究结果表明POAG患者存在甲皱襞毛细血管出血、扩张、无血管区、血管形态异常、血流流速减慢、流量降低情况。分析传统降眼压治疗联合口服硝苯地平治疗青光眼相关文献10篇,其中4项研究结果表明口服硝苯地平后视野无明显进展或较传统治疗方法视野进展缓慢,5项研究针对口服硝苯地平后青光眼患者眼部血流情况进行研究,其中2项证明眼部血流有改善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项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5篇中西医结合治疗POAG相关研究,其中4项研究结果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更好,1项研究结果表明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10,0.140;P)0.05)。结论 POAG患者BMI较正常人低,低雌激素、微循环异常可能增加POAG发病风险。联合硝苯地平及中西医结合的眼体同治方法对POAG治疗效果较传统降眼压治疗效果好。

基金: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眼科中心北京市眼科研究所北京市眼科学与视觉科学重点实验室 100730
通讯作者: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21193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1219 更新日期:2025-01-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2020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技术支持: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交民巷1号(10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