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中耳腺瘤临床病理分析

Middle ear adenoma:clinical and pathologic analysis

| 认领 | 导出 |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Pubmed体系: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北大核心 ◇ CSCD-C ◇ 中华系列

机构: [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病理科头颈部分子病理诊断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出处:
ISSN:

关键词: 耳肿瘤 中耳 病理学 临床 诊断 鉴别

摘要:
目的观察中耳腺瘤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增强对中耳腺瘤的认识。方法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2004年至2014年8例中耳腺瘤的临床病理资料,行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染色,并对患者进行随访。结果 8例患者女性5例,男性3例。发病年龄2151岁,平均年龄37.5岁,中位年龄37岁。患者均为单侧发病,左侧5例,右侧3例。7例首次发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包括听力下降(6例)、耳鸣(5例)、耳闷感(3例)、耳痛(1例)、面瘫(1例),术前诊断包括慢性中耳炎和/或中耳占位(7例)、周围性面瘫(1例)。1例因术后复发就诊患者临床表现为耳流水伴耳闷感、耳鸣。组织学上,肿瘤细胞呈实性片状、巢状、腺样、缎带样及小梁状等多种方式排列,仅1例以腺样结构为主,另外7例均以非腺样结构为主。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肿瘤细胞弥漫表达CK(8/8)、波形蛋白(8/8),局部表达CK7(8/8)、CK5/6(8/8)。CK7、CK5/6主要在腺样结构区表达,CK7表达于腺样结构的腔面,CK5/6表达于腺样结构的基底面,二者有时可在局部非腺样结构区呈散在阳性。突触素呈弥漫阳性(8/8),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呈弥漫弱阳性(5/8),嗜铬粒素A呈弥漫或局灶散在阳性(4/8)。S-100蛋白、Calponin均阴性。Ki-67阳性指数低,约1%2%。随访6例,随访时间1年3个月至10年6个月,平均随访时间4年2个月,复发2例,无局部转移及远处转移。结论中耳腺瘤临床表现不特异,确诊需依靠病理检查。其组织形态多样,镜下应注意与中耳其他占位性病变鉴别,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有助于诊断及鉴别诊断。中耳腺瘤预后良好,少数病例有复发可能,术后需进行长期随访。

语种:
PubmedID: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病理科头颈部分子病理诊断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通讯作者: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23418 今日访问量:3 总访问量:1279 更新日期:2025-04-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2020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技术支持: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交民巷1号(10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