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背景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是眼科的常见致病菌,研究最佳杀菌方法对眼科的临床工作具有重要意义。目的观察紫外线-核黄素光动力疗法(PDT)对眼科常见致病细菌的体外杀菌作用。方法分别取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冻存菌各10株接种于血培养皿中,复活2次培养至对数生长期后刮取菌落,置于细菌稀释液中,制备0.5麦氏浓度的细菌悬液原液,原液稀释10倍用于PDT实验。分别用1、2、3 mW/cm2紫外线A(UVA)对不同质量分数核黄素作用后的细菌照射10、20、30 min,测量不同条件下抑菌圈直径的大小,确定最佳抑菌条件。将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分别分为正常对照组、单独核黄素作用组、单独紫外线照射组和PDT组,比较不同组间各种细菌菌落数的差异。结果当UVA强度为3 mW/cm2、作用30 min、核黄素质量分数为0.1%时,MH固体培养皿上抑菌圈直径接近6 mm,故上述参数为PDT法抑菌的最佳条件。正常对照组、单独核黄素作用组、单独紫外线照射组和PDT组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的菌落数依次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10.990、190.841、118.197,均P=0.000),单独紫外线照射组各种细菌的菌落数均明显少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4.640、7.550、5.320,P(0.05),PDT组各种细菌的菌落数亦明显少于正常对照组的菌落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5.480、14.750、12.920,P(0.05)。单独紫外线照射组细菌量较正常对照组降低46.4%50.2%,PDT组的细菌量降低91.6%96。7%,而单独核黄素作用组的细菌菌落数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660、0.470、0.510,P)0.05)。结论在紫外线一核黄素PDT灭活微生物的最佳体外实验条件下,PDT法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的杀菌效果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