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病理性近视眼的黄斑形态和功能变化特征

Observation on morphology and function of macular in pathologic myopia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Pubmed体系: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北大核心 ◇ CSCD-C ◇ 中华系列

机构: [1]江阴市人民医院眼科,214400 [2]北京同仁眼科中心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100730
出处:
ISSN:

关键词: 近视 退行性 黄斑 体层摄影术 光学相干 视网膜电描记术

摘要:
目的 综合分析眼底检查、相干光断层扫描(OCT)、多焦视网膜电图(mERG)检查结果并了解病理性近视眼(PM)的黄斑形态和功能变化特征.方法 系列病例报告.确诊且连续观察的病理性近视眼患者共31例(36只眼),按眼轴长度分为两组:A组10例(12只眼),眼轴长度≥30.00 mm;B组21例(24只眼),眼轴长度<30.00 mm.对所有患者进行A、B超检查、显然验光,眼底检查,黄斑区OCT(包括黄斑区神经上皮层厚度分析)和mERG检查.应用SPSS 11.5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两组病理性近视眼的屈光度数、最佳矫正视力及mERG检测的黄斑中心(0°)、颞下、鼻下、鼻上象限P1波平均反应密度(Amp-P1)值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OCT与眼底检查黄斑病变和后巩膜葡萄肿的阳性检出率比较,采用χ2检验;两组患者黄斑部1~9区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厚度的比较,采用混合效应模型,以分组和区域作为固定效应,受试者作为随机效应;mERG检测的黄斑中心Amp-P1值、眼轴长度、最佳矫正视力及屈光度数间的相关性,采用多元相关分析及多元回归分析.以P<0.05作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A组:眼轴长度为(31.77±1.27)mm,屈光度数为(-22.92±7.10)D,矫正视力为(0.31±0.25).B组:眼轴长度为(28.64±1.17) mm,屈光度数为(-14.03±5.37)D,矫正视力为(0.55±0.35).两组间屈光度数(t=4.20,P<0.01)和矫正视力(t=-2.28,P<0.05)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OCT检查结果显示黄斑分区中1~5区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厚度A组小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0.032,0.048,0.009,0.002).两组mERG黄斑中心(0°)、鼻上、鼻下、颞上、颞下象限Amp-P1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3,2.71,2.21,2.32,2.64;均P<0.05).相关分析结果显示mERG黄斑区Amp-P1值与眼轴呈负相关(r=-0.498,P<0.01),与矫正视力呈正相关(r=0.468,P<0.01);眼轴长度与屈光度数呈正相关(r=0.800,P<0.01),与矫正视力呈负相关(r=-0.605,P<0.01);屈光度数与矫正视力呈负相关(r=-0.616.P<0.01).结论 病理性近视眼患者眼轴的延长、屈光度数的增加、眼底病变发生率的上升、矫正视力的下降、黄斑部视网膜神经上皮层的变薄,均可导致视功能逐渐下降.综合应用眼底检查、OCT检查、mERG检测能较早发现患者病变并监测病情进展.

语种:
PubmedID: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江阴市人民医院眼科,214400
通讯作者: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23405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1276 更新日期:2025-04-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2020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技术支持: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交民巷1号(10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