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单眼发病的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黄斑脉络膜厚度及影响因素初探

Sub-foveal choroidal thickness in both eyes of patients with unilateral primary open-angle glaucoma and related influencing factors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Pubmed体系: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北大核心 ◇ CSCD-C ◇ 中华系列

机构: [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北京同仁眼科中心 北京市眼科研究所 北京市眼科学与视觉科学重点实验室,100730
出处:
ISSN:

关键词: 青光眼 开角型 视觉 单眼 黄斑 脉络膜 体层摄影术 光学相干

摘要:
目的:初步探讨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单眼发病患者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SFCT)与其对侧眼和健康人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横断面研究。收集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青光眼门诊确诊为POAG的单眼发病、对侧眼正常的患者(POAG组)以及健康志愿者(健康对照组)。对所有参与者进行系统眼科检查,应用高分辨率频域的相干光层析成像术测量SFCT及距黄斑中心凹鼻侧和颞侧500、1 000、2 000 μm共7个位置的脉络膜厚度。应用配对 t检验比较脉络膜厚度在POAG组患眼与对侧眼的差异。应用协方差分析比较POAG组患眼与健康对照组之间脉络膜厚度的差异。应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年龄、性别、等效球镜度数、视野平均缺损值对POAG组患眼黄斑各个位置脉络膜厚度的影响。 结果:POAG组纳入75例患者(平均年龄46岁,男性48例,女性27例),健康对照组纳入61名(61只右眼)健康受试者(平均年龄44岁,男性34名,女性27名)。POAG组患眼SFCT为(244.41±83.18)μm,其对侧眼SFCT为(254.28±88.92)μm,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健康对照组SFCT为(272.98±55.87)μm,校正年龄、性别和等效球镜度数后,POAG组患眼与健康对照组SFC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POAG组患眼在距离黄斑中心凹鼻侧2 000 μm处的脉络膜厚度为(167.84±70.44)μm,其对侧眼为(188.84±89.06)μm,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3.55; P(0.01)。POAG组患眼与其对侧眼及健康对照组在距黄斑中心凹鼻侧和颞侧其他距离处的脉络膜厚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POAG患眼的SFCT变薄与视野平均缺损值下降(β=14.66, P(0.05)和近视屈光度数增高(β=14.95, P(0.01)有关,与年龄和性别无关(均 P)0.05)。 结论:单眼发病的POAG患眼SFCT较对侧眼和健康人未见明显变薄,仅黄斑鼻侧2 000 μm的脉络膜薄于对侧眼。视野缺损的严重程度及近视屈光度数程度与SFCT变薄相关,提示脉络膜变薄可能参与青光眼的发生、发展过程。 (中华眼科杂志,2021,57:194-200)

基金:
语种:
PubmedID: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北京同仁眼科中心 北京市眼科研究所 北京市眼科学与视觉科学重点实验室,100730
通讯作者: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23369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1275 更新日期:2025-04-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2020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技术支持: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交民巷1号(100730)